“几年前,实验中学的管弦乐队只能从温州少艺校毕业的孩子中选,如今,每年管弦乐队招人的时候可以在全年级段海选,因为很多孩子都曾经学过各种乐器……”
让倪彤最遗憾的是,学校每年投入10万元打造的温州市唯一一支中学生管弦乐队,参加过“世界温州人大会”“温州市歌舞精品晚会”的演
说到让孩子从小涉足各种艺术门类,客观上促进了艺术教育的普及这一点,温州实验中学的声乐老师陈姬姜特别有感受。
5月上旬,温州外国语学校合唱团将赴澳门参加一项国际性合唱比赛;10天前,温州市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的20位学生作为中国惟一的代表队,在“开放的欧洲”第四届莫斯科国际少儿艺术节上摘金夺银,载誉归来;温州市城南小学的民乐队曾在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的国际青少年艺术大赛上,取得多个金奖……
虽然出国前要艰苦训练、回来后天天要补课,虽然从温州往北京、北京往莫斯科的来回机票都要自己支付,乐器自带,经济上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所幸家长们都很支持。谈到学琴、比赛会不会耽误学习,谢辰只说越来越喜欢弹琴,越来越喜欢音乐。小时候她也恨父母“坏”,天天逼她练琴,但进入初中后,学习越紧张,她越是会把作业先放下,弹会儿琴,弹琴已经成为她学习生活的一种需要。虽然父母愿意她读高中、上大学,实在“走投无路”再考音乐学院,但谢辰的想法相反,她现在最喜欢考的是音乐学院,因为她从音乐中得到了太多的乐趣。
市教研院音乐教研员沈珠琳告诉记者,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以来,艺术特别是其中的审美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教育界普遍重视。其实,不但学生频频获奖,温州的艺术类课程、教师创作也频频在省内外获奖,就在前不久举行的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上,“优秀少儿歌曲创作”小学组全省7个一等奖,5个被温州的老师获得;中学组全省3个一等奖全被温州老师所包揽。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各方人士,在体会中小学艺术教育日渐普及、专业水准日渐提高的同时,也感受到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艺术的某些功利化动机。
最近两三年来,温州学子频频在国际舞台展示艺术才能,温州中小学各种艺术社团开始在国内教育界崭露头角。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审美体验的艺术教育到底给孩子带来什么,如何让孩子从艺术的土壤里获取更多的滋养?
全身皮肤过敏,坐在台下还蔫蔫地靠在老师身上,平常在爸妈面前,要知道,家长们都积极地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孩子们的学习压力不大,一旦上台,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她的表情还非常自然。”实验中学副校长倪彤如是说。学校的艺术课、艺术节等多个平台,学习艺术是次要的,
她立马进入状态,意志力的培养才重要。对孩子的韧性、吃苦耐劳、不易被干扰等方面的培养确实大有好处。她妈妈说,陆窈因水土不服,长年坚持学跳舞、钢琴,她很叫累的。此次在俄罗斯比赛,不得不忍着咳嗽,使艺术教育得到初步普及。现在看来,温州市实验小学陆窈也是赴俄演出成员之一。感冒咳嗽,“真的要感谢小学阶段。头上顶着四个蒙古碗?
实验中学的谢辰是此次赴俄罗斯演出的同学之一,学习扬琴近10年。在俄罗斯10天,她说收获“远远不是课堂上坐10天所能比的,大大地开了眼界”。
从事音乐教育8年,陈老师用了三种不一样的教材。前三年用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间三年用的是温州市的试点艺术教材,现在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在教材的演变中,陈老师真切地感受到艺术教育从重个体的技能技巧到重视让所有孩子学会欣赏艺术、感受艺术,艺术的大门向所有孩子敞开。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