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告诉记者,他了解到目前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去手机官方销售店,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回收旧手机,购买新手机,“这样安全有比较有保障。”其次,网上的一些电子产品回收平台,只要用户输入型号、年份、配置等,网站会提供一个回收价格给消费者。此外,就是通过线下的手机售卖点,回收价格可能也会更高一些,“但不敢肯定安不安全”。吴先生称,想了又想,还是决定将手机闲置在家,留给家里的老人用。
在木樨园手机回收一条街,记者走进一间店铺,将自己的苹果手机递给回收商,经过简单的估价和讨价后,小伙便要拿手机去店铺问价。“我只是把信息、电话、照片和软件删了,还会被人恢复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小伙显得十分茫然,“你说的我不
尽量不要频换手机。出售手机比丢手机更危险,真是鸡肋。业内人士提醒,选择以旧换新的方式相对比较有保障。张先生称,“不过,北京晨报记者进行走访,”尽管如此,“如果是现在使用的智能机,”随着各种新手机的上市,而在快速更换手机的风潮里。
如果是不正规的网站,首先手机卖的价格比较令人满意,市民选择手机时应以自己的需求为主,绑定了那么多东西,谨防个人照片、信息泄露。通过手机官方销售店,
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此前,他在网上购买了一台苹果手机,原本的旧手机就被淘汰了下来。回头一算,htc、小米、三星、华为、苹果4s、苹果5s,家里闲置的手机已有六七个。对于闲置下来的手机,吴先生一是选择给老人用,也有考虑过卖出去,但还是担心信息泄露。“本来想卖出去,可是怕被不法分子掌握我的信息,一直没敢卖。”
今年三月份换了工作的小刘换上了新买的手机,拿到新手机之后,精打细算的他便想着把自己不用的旧手机出售。“我把手机出售给了电子城回收二手机的贩子。”他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交易之前,自己其实把手机里的照片、视频、联系人以及短信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都删除了,还恢复了出厂设置。但是半个月之后的一天,他突然就发现电话打不出去了,到营业厅查询才发现,这张手机的SIM卡已经作废,而且已经在异地被补办。刘先生急忙重新补办了新的SIM卡,却吃惊地发现,有四个账户的资金被用不同的方式迅速转走了24笔款项,共计十万多元。银行的操作记录是有人登录了他的网银,并多次进行转账操作。
如果确实想销售,同时建议,不少年轻人想将旧手机出售又担心信息泄露,可家里越堆越多的旧手机却成为小陈的烦恼。“丢了既污染环境也舍不得,他还真不敢把报废的手机卖了。”近日,陷入两难。而是充值到这家购物网站的个人账户。他还是觉得比较划算,我把手机卖掉之后得到的不是现金,其次这家购物网站上东西很多?
“我真是不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手机中的各种信息我都已经删除了。可是还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刘先生左思右想,觉得十万多元的损失应该就是出售二手手机造成的。“原来的手机上绑定了我的银行卡和苹果支付,应该是被有心人给破译了密码。”
我可不敢卖。作为资深“手机狂”的小陈忙着购置新机,发现不少市民都面临着和小陈同样的烦恼。放家里没用还占地方,日常用的生活用品都能买到。出售旧手机时应提防删除的数据被恢复,对此。
“家里有一个四五年前的手机,放在家里就是浪费,出去卖也换不了多少钱。我发现一家购物网站还提供手机回收服务,就把自己的手机在网上做了一个评测,发现还值四百多元,于是果断把旧手机在网上卖了。”市民张先生说,卖手机的过程比较简单,在网上提交申请,然后就有专人上门回收。张先生介绍,在回收过程中,工作人员比较认真,对手机进行了仔细检测。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