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下称“CNCERT ”)13日发布的《2019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下称“报告”)显示,尽管2019年上半年我国基础网络运行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以上网络安全事件。但数据泄露事件及风险、有组织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干扰我国重要网站正常运行、鱼叉钓鱼邮件攻击事件频发,多个高危漏洞被曝出,我国网络空间仍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
在云平台安全方面,2019年上半年,云平台上的网络安全事件或威胁情况相比2018年进一步加剧。发生在我国主流云平台上的各类网络安全事件数量占比仍然较高。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工业互联网的生产能力是需要接到互联网,一旦受到攻击,生产能力有可能被摧毁。所以不仅仅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另外的设备安全、控制安全、应用安全这几大方面都应该关注。“比如控制安全要接受指令,指令错乱或者丢失的话也会导致问题。”他建议,除了基本的防护,用户应该采取更多的安全系统,要针对不同行业,对平台网络架构、感知端接入合法性、云平台架构数据流转、设备终端合法性等多个方面做监测。“例如有的医院并没有进行多项测试就接入了终端,存在很多隐患。”
监测数据显示,与2018年上半年数据比较,2019年上半年我国境内通用型“零日”漏洞收录数量,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事件型漏洞通报数量,遭篡改、 植入后门、仿冒网站数量等有所上升,其他各类监测数据有所降低或基本持平。
报告还显示,在重点行业安全方面。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监控管理系统因存在网络配置疏漏等问题,可能会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上半年CNCERT对水电和医疗健康两个行业的联网监控或管理系统开展了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发现水电行业暴露相关监控管理系统139个,涉及生产管理和生产监控2大类;医疗健康行业暴露相关数据管理系统709个,涉及医学信息和基因检测2大类。
而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累计监测发现我国境内暴露的联网工业设备数量共计6814个,涉及西门子、韦益可自控、罗克韦尔等 37 家国内外厂商的 50 种设备类型。其中,存在高危漏洞隐患的设备占比约 34%,这些设备的厂商、型号、版本、参数等信息长期遭恶意嗅探,仅在2019年上半年嗅探事件就高达5151万起。另外,CNCERT发现境内具有一定用户规模的大型工业云平台40余家,业务涉及能源、金融、物流、智能制造、 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方面,并监测到根云、航天云网、 COSMOPlat、OneNET、OceanConnect 等大型工业云平台持续遭受漏洞利用、拒绝服务、暴力破解等网络攻击,工业云平台已经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点目标。
互联网承载信息变多的同时,信息保护也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对记者表示,对
在目前下载量较大的千余款移动 APP 中,每款应用平均申请 25 项权限,其中申请了与业务无关的拨打电话权限的 APP量占比超过 30%。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