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6果园摘果的朋友圈说说

我生活在“中国十大美丽乡村之一”新会茶坑村,这让我很自豪。来到茶坑村,到处都有我的身影。这里种植新会茶枝柑面积逾133公顷(2000多亩),其中圈枝柑种植面积49.3公顷(740亩);从事新会柑桔种植有450户,其中以圈枝柑品类种植为主导的农户有45户。如今,茶坑村年产新鲜柑果逾9000吨,产值约1.5亿元。农忙时期,我是村里的主角,大家都围着我转。因为被大家认真对待,我的品质更好了,在陈皮“朋友圈”内也非常有名,很受欢迎。

茶坑村的陈皮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大家都说我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为了帮助我健康成长,茶坑村的乡亲们煞费了苦心。如茶坑村成立“江门市新会区茶之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柑桔种植户向品质更好、经济效益更高的“圈枝柑”方向发展,发展精品柑桔种植;围绕一市场——陈皮村陈皮集散市场,一商圈——以“茶坑村两翼江门大道商铺”用作批发,成为零售市场发展的依傍,同时与“江门市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江门丽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拓宽销售渠道,大力打造“茶坑柑”地域品牌;及采用水肥一体化、电动剪枝机等先进农业装备。

双水镇东北村(果蔗);大泽镇沙冲村(脐橙);新会区入选的村分别是会城街道大洞村(新会柑)、会城街道茶坑村(茶枝柑);大鳌镇东卫村(南美白对虾)、大鳌镇南沙村(南美白对虾)、大鳌镇新一村(南美白对虾)。

稳住农业基本盘,是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的重要举措。眼下,新会的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一村一品”正带动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本次上榜的“一村一品”有什么特点?它们如何成为市场“爆款”?这些产业又是如何帮助农民鼓了“钱袋子”?他们纷纷“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为自己“代言”……

茶坑村出产的优质茶枝柑,是我们的骄傲。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一块皮”文章,将陈皮产业作为“一村一品”进行打造,依托新会陈皮村等产业龙头企业,形成柑苗选育、柑果种植、陈皮加工、检测、包装、储存、展览、销售等一条完整产业链,覆盖一、二、三产业,带动村内及周边村民创业就业。未来,我们还要抢抓政策红利,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人才、资金、品牌,打造“茶枝柑柑桔种植专业合作社”平台,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圈枝柑”产业。同时,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带动茶坑村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说起

我家三代人都从事新会柑种植,这样的传承,在茶坑村内并不少见。因为我们都爱茶坑柑,真心觉得,茶坑村“陈皮之乡”文化品牌是大家的骄傲,我们要维护好、发展好茶坑村陈皮产业。就靠着这一个小小的柑果、一块小小的陈皮,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现在,大家的心思更加活络了,村里的年轻人愿意回乡发展,当起了“农创客”,把陈皮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可谓百花齐放。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新会一派丰收景象。在丰收的季节里,2022年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专业镇名单出炉,新会区共有7条村上榜。

其实,我长得好,得益于茶坑村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位于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门水道银洲湖畔,是凤山凌云塔所在地。在冈州大地流传着一个说法,“能见到凌云塔的地方,必定产出高品质的新会陈皮”。茶坑村种植新会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立村之初,村民对生产、加工、食用陈皮的有关记忆,从遥远的祖辈一路传承至今。目前,茶坑村是新会陈皮国家产业园核心地带。近年来,茶坑村出产的圈枝柑鲜果售价基本在40元/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