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继承法》第6条规定:“ 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由其监护人担任。监护人应依法确定。
继承人所享有的继承权,在继承开始之前,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可能性权利,只有继承开始时,继承权才由不确定的状态转化为现实可行的状态,未丧失、放弃或被剥夺继承权的继承人,才有资格实际参加对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继承能力指公民作为继承人取得遗产继承权的权利能力,亦即公民作为继承人取得遗产继承权的资格。
继承开始的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继承
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使继承权,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财产权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弃继承权和受遗赠权。这里之所谓一般不能,是说不完全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比如遗产中的债务超出其实际所值时,代理被代理人作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法定代理人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否则其代理行为无效;滥用代理权,已经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和第三人串通的 ,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限制行为能力人自己行使继承权,须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否则相关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
一般继承开始的时间就是被继承人死亡的时间。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的说明:“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
公民取得继承权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根据:一是法律根据,即法律的规定或者立遗嘱人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的指定;二是事实根据,即被继承人死亡和遗产的存在;三是身份根据,即与被继承人有法定的亲属关系。其中,身份根据是反映继承权本质的基础性根据。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视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以依法独立行使继承权。他们可以独立决定接受还是放弃继承 , 有权参与遗产的分配和处理,在自己的继承权遭受侵害时可以独立提起诉讼。
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那么仓储继承权是如何取得的呢,财产继承开始时间如何确定?任何生存的公民都有继承权利能力。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如果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 死亡!
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不同。继承行为能力指公民可以独立行使继承权的能力或资格。有继承权利能力并不一定具有继承行为能力。这是因为具有继承行为能力意味着公民能够使自己的继承行为发生法律效力并对其后果承担责任。所以,继承行为能力是国家赋予公民独立行使继承权的资格。
推定同时死亡,推定长辈先死亡;公民依法享有财产继承权,即出生时是活体的胎儿也具有继承能力。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在继承关系中有一个例外,继承开始时已经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被宣告死亡)的人没有继承能力 。当事人如何行使自己的财产继承权呢,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 ,彼此不发生继承,
近期评论